「做自己的主人」身心障礙兒少培力活動圓滿達成
「有時候講了也沒有用,習慣就好了」
「我希望休閒娛樂和運動場館的規劃,還有交通道路改善,要有身心障礙兒少的意見和參與」
「我要到山上開一個沒有排擠的學校,安安靜靜度過我的一生,希望以後不要有偏見」
「有些小朋友生下來就跟別人比較不一樣,希望有多點聲音讓大家注意,才不會讓這些不一樣的小朋友受人欺負」
「我們的孩子真的很難有機會參加夏令營」
「希望政府支持融合的活動,讓大家可以瞭解身心障礙者」
「希望校園內有特殊兒少的安靜教室,情緒炸的時候有安靜的空間」
「……」
圖說:全體學員與家長、教練、障盟於微風運河廣場大合照
這是我們身心障礙兒少及家庭的心聲,邀請您一起來聽見、看見、體會他們的意見…截至111年底,全臺灣人口有2,326萬4,640人,兒少人口有343萬2,173人,佔總人口數約14.75%,過往,我們的社會鮮少有機會讓兒少自由的表達意見,而隨著2014年11月20日臺灣施行《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》,逐步落實《兒童權利公約》(CRC)的精神,政府開始重視兒少表達意見的權利,在2019年建置兒少代表制度,讓兒少有機會參與公共事務及表達和自己有關的事物的意見,看似我們成人創造了一個開放的平台;然而,卻仍有一群兒少的意見是被忽略的。
這群兒少只有5萬1,943人,僅佔全臺灣總人口數0.22%,這群人口雖然少,但他們同時是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》(CRPD)保障的對象,現行兒少代表制度中,不論地方或中央政府,身心障礙兒少代表比例仍偏低,實際上這群兒少受限不同障礙類別或是隱性障礙,相較一般兒少,在家庭、學校及各種生活情境,他們的意見及需求更常被忽略,也因此影響其自信心,更難自由的、勇敢的表達自身意見,更遑論參與與自身相關的公共事務決策過程。
我們聽到、看到、體會到,這群孩子不是沒有意見,這群孩子不是沒有需求,而是因為障礙類型的不同,或是看不見的隱性障礙,需要更友善、更理解、更多元的方式,需要成人提供各式各樣的協助措施。
這是你/妳第一次玩獨木舟嗎?你/妳開心嗎?
你/妳想要認識很多朋友,和他們一起說出想要說的話嗎?
當我們這樣詢問這群兒少的時候,許多兒少都說自己是第一次有機會嘗試獨木舟,用大大的笑臉回應我們,他們也有很多很多的意見和想法,就體現在生活中,他們的意見不需要寫成一份完整的提案,他們在校園遭受不友善的對待、他們在生活中受限物理空間難以探索世界的美好、他們有特別的情緒或其他需求需要被理解被接納、他們也有玩樂的想望…這些都是他們原本就應該享有的發展、免受歧視、文化休閒娛樂、社會參與等等各式各樣的權利。參加活動的一位學員陳玥寧在體驗玩獨木舟後 開心地表示:覺得很累很辛苦,但是又很有趣,如果還有類似的活動,他明年還要參加。
圖說:學員姚宥米與父親及教練在碼頭合照
他們是兒少,也是身心障礙者,不該因為雙重身分落入不利處境,而是在CRC及CRPD的保障下,他們被聽見的權利更應該更被成人所重視。身心障礙聯盟長期關注並致力改善身心障礙兒少的處境,這次舉辦「做自己的主人」身心障礙兒少培力夏令營,以身心障礙兒少為主體,透過遊戲互動、繪畫、戲劇等多元方式讓身心障礙兒少瞭解自己的權利及兒少代表制度,也模擬如何為自己發聲,也與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,藉由獨木舟體驗,培養身心障礙兒少自信心,藉由克服困難的經驗,使身心障礙兒少勇於挑戰,說出自己的想法。圖說:學員姚宥米與父親及教練在碼頭合照
圖說:獨木舟集合於岸邊拍照
身心障礙聯盟理事長牛暄文,本身也是公共電視的手語新聞主播,藉此機會呼籲社會大眾,一起關注身心障礙兒少的需求:不論是家長、政府和社會大眾,我們都有責任打開我們的感官,創造友善及多元的環境,主動、積極的瞭解身心障礙兒少的想法及意見!
圖說:身心障礙聯盟牛暄文理事長與洪心平秘書長手拿「做自己的主人~身心障礙兒少培力」海報合影